时间:2022-10-10 02:19:08 | 浏览:1889
在中国的群山之中,黄山是一个旗帜鲜明的符号。不会有人不知道那句“黄山归来不看岳”,它以“奇、险”出名。明末清初名士钱谦益,写《游黄山记》时夸赞过黄山“无树非松,无松不奇”。人们还赋予个别黄山松一个美好的名字——迎客松。迎客松生长在海拔1670米的峭壁上,向外斜出的枝桠,被解读为主人伸出手臂欢迎四海宾客。除此之外,还有盼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
而现在,迎客松无客可迎。
文 | 曹默涵
编辑 | 易方兴
运营 | 月弥
空山不见人
查立国只觉得寂寥扑面而来。
这个干了二十多年的老导游,此刻站在黄山脚下的停车场,想起一年前,这里还满是巴士、旗帜和游客,而现在,一切都是空荡的。索道检票口是空的,缆车车厢是空的,那种独属于旅行团的热闹也没有了。广播里,疫情防控措施在反复播放。
4月2日这一天,导游查立国照常早起。8点半,他到了黄山前山,打算从玉屏索道站坐缆车,去攀登黄山最高的莲花峰——这也是大多数游客攀登黄山最常用的方式。尽管经验告诉他登山要趁早,但疫情之下,不用担心抢不到好位置。他是特地来山上做直播的。他的粉丝中,多的是那些想来爬黄山、但因为疫情不能来的人。
疫情改变了许多人和行业,尤其是导游业,遭遇的冲击尤其严重。就在两周前,黄山市导游服务公司想出来一个办法,让导游们去当采茶工。茶园,是黄山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所以当地试图以采茶业来拉一把旅游业。3月24日,黄山市导游服务公司发布一则《黄山区采茶工招聘启事》,准备给无法执业的导游员提供采茶工的临时岗位。基本待遇为工资170元/天、包吃包住,工期结束还可就近推荐进厂工作。
而比起临时抱佛脚去采茶叶,查立国想到的办法是去做直播。
他必须适应疫情时期景区里的许多新变化。比如,景区巴士的发车时间变了。班次被缩减,第一趟班车直到八点一刻才出发。这几个月来,查立国目睹黄山景区发生的改变——检票口外面用于排队分流的迷宫式栏杆成了摆设,景区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在轮休,只剩几个人在山上值班。
缆车的速度也变慢了。爬黄山,坐缆车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攀登上莲花峰,还得沿着陡峭的步道爬上两三个小时。在过去,一个车厢坐满8个人才能发车,最快10分钟上山,但现在没人坐,上去要花半小时。他边开直播,边向直播间千把个粉丝感慨:“缆车少转一圈,也能节省一部分运营开支。”现在游客太少,简直跟封山时差不多了。
在中国的群山之中,黄山是一个旗帜鲜明的符号。不会有人不知道那句“黄山归来不看岳”,它以“奇、险”出名。明末清初名士钱谦益,写《游黄山记》时夸赞过黄山“无树非松,无松不奇”。黄山的奇松,也和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一起被列为黄山五绝。
人们还赋予个别黄山松一个美好的名字——迎客松。迎客松生长在海拔1670米的峭壁上,向外斜出的枝桠,被解读为主人伸出手臂欢迎四海宾客。除此之外,还有盼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
黄山,查立国作为导游已经爬过数不清多少次了。但他依然还会为迎客松驻足。有一回,山中朝阳初升,迎客松矗立在云海边,成为一个剪影。每个看过的人都觉得很震撼。有人在查立国直播间里留言:“在这久困的日子,看这些是一种奢侈。”
而现在,迎客松无客可迎。
▲ 黄山日出,迎客松成为剪影。 图 / 受访者提供
消失的游客
在黄山,这很反常。在往年,清明节前后都是旅游旺季。2020年的清明节时,媒体还报道,2万人扎堆黄山,以至于黄山景区不得不临时关闭。还有个游客发现自己花了2小时,才走了不到1公里。
而现在,黄山的寂寥,从一张截图里就可以看出来。半个月前,黄山风景区“实时客流量统计大屏”显示,只有2人进了景区,一个从前山玉屏来,另一个打后山云谷进。
随后景区出来回应,说这是早上8点的数据,但随后也承认,全天的游客,还不到1000人。
▲ 2022年3月17日早上八点,黄山的实时游客数据。 图 / 网络
郁方是土生土长的黄山人,他在黄山风景区工作。他怀念过去的热闹,人多是第一重记忆。从4月到5月初这段时间,黄山上的高山杜鹃和木兰花都会迎来花期,或紫或红的花朵在山峦云海的背景衬托下很是好看。“疫情之前,到了周末,每天小一万的进山人数肯定是有的,一个月下来十几二十万人不是问题,但现在零头都达不到。”
对于黄山来说,游客锐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黄山往年七成的游客都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而如今上海及周边地区正是疫情重点防控区域。
游客消失之后,给这个多年依靠黄山的小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黄山为圆心,这里聚集了无数将生计拴到游客身上的人,他们一环套一环,在经年累月中形成一条链索。
现在,这条链索岌岌可危。
截至这个清明假期,笑笑在黄山脚下汤口镇开的民宿,已经歇业半个月了。疫情严重后,这个拥有40多个房间的旅馆一个客人也没有,索性给员工放了假,“稍微放空一下”。但说完她又补了一句,“最主要是真没人来”,不开业每天损失的只有500多块房租,开业还得承担一部分的水电和员工工资。
2021年8月,黄山旅游业中的民宿行业就洗牌过一次。笑笑目睹了不少商家的倒掉,但同时想的是:有人退出了这个行业,那我再进去岂不是又有了机会?
做了十多年电商的她选择入场,盘下一家民宿。汤口镇是绝大多数游客登黄山的必经之地,而这家民宿离游客换乘中心只有550米。民宿是上个老板装修好了的,床品也都采购完了,笑笑核算过,刨去两三个员工的工资,肯定能赚钱。
直到奥密克戎出现。
像笑笑一样,在黄山开网约车的李行运也曾经乐观过。
他穿梭在黄山北站和各大景区之间拉客,还拿当地一些餐厅的提成,生意不错。3月以来受疫情影响,不少高铁班次都已停运,乘客变得罕见。“之前满大街都是游客,现在看到游客跟看到大熊猫一样,街上晃荡的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是黄山本地人。”
不得已,他转而去市区跑滴滴了,一天跑到累死能赚200块。
“我当时还跟我老婆吹牛说,你看我现在能挣钱了,我两年肯定能挣个七八十万,现在七八万都挣不到了。”评估了新的收入形势后,他把烟换了,以前抽20块一包的,现在抽10块的。
更不用说受影响最大的群体——黄山导游们。“不少人都没有底薪和保险,如果没有旅游团可以带,一分钱都不会进账的。”查立国说。
查立国也是安徽人。他来自安徽芜湖,2000年从部队退伍后面临择业。因为有亲戚在黄山做导游,他觉得这是一个初期没什么成本的职业选择,加上黄山又是安徽省旅游业的龙头,便考取了导游证来到了黄山。
但现在,他遭遇了最难熬的一年。当年他当兵参加过抗洪,条件再艰苦他都不会吭一声。但疫情一下子把他打懵了,钱没了,女朋友也跟他分手了。他回忆起当时的状态:“我在黄山这个地方摔倒了,我已经跌到人生最低谷了。”
▲ 疫情前,在黄山北海景区游览观光的众多游客。 图 / 视觉中国
石缝里的松树
不妨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颗松树种子落到了海拔千米以上的石缝之中。低温、贫瘠、大风……这里是生命的绝境。但许多黄山松就这样生根、成长。
在查立国的直播间中,许多人都被黄山松折服。它耐低温、耐贫瘠,根系强壮,树枝则不顾一切地伸向阳光。
▲ 生长在岩壁上的黄山松。 图 / 视觉中国
当地人遇到的绝境跟黄山松很像。比如查立国,他遭遇的困境,是债务、失业等人生的泥潭。
疫情严重的时候,黄山没有团可以带。查立国实在没办法,跑去邻近的杭州看看能不能找点事做。他最开始想跑外卖,后来又尝试去做房产中介,还换过两家公司。
怎么能生存下去,他就去尝试做什么。
“我40多岁了,到外面去找工作,很多单位不会接受你的,一般男的都是要35岁以下。除了做一些苦力活,就是一些跑腿的事情,没什么好工作。”那些工作查立国都干不久,直到他发现,自己可以用导游的知识储备,自己开直播。
2020年6月20日,他第一次举着手机对着黄山。那天他站到了迎客松旁,讲解了半个小时,直播间观看人数最多只有8个。
深受挫败后,他发现问题可能是自己的老手机直播画面不清晰。他借信用卡买了个新手机和云台,硬着头皮继续播。
两个半月,查立国积累起了一万粉丝,开始有人找到他线下带团。收入逐渐恢复了,并且随着粉丝量的进一步增长,他决定全职做主播。
像查立国一样,围绕着黄山的许多人都在自救,查立国属于转型还算顺利的那一个。
数据的下滑是断崖式的。2020年时,黄山市黄山区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773.32万人次,同比下降42.7%,旅游总收入55.69亿元,同比下降50.0%,而到了2021年上半年,一度恢复,如今又继续下跌。
而查立国的很多同行,要么转身去了工厂流水线,要么已经骑上了外卖车。
困住的旅游城市
对于黄山和依靠黄山的从业者们来说,在拐点来临后,几乎所有人都在思考:还要不要在这行待下去?不做这行,还能做什么?
而像黄山市导游服务公司想出的转行去采茶的办法,就目前来看,还存在很多阻力。首先是来自一些当地茶园的阻力。“我们的好茶叶不敢让这些新手去采,要采只能让他们去采点便宜的,但收入就不高,而且很累。”
在导游圈子内部,也对于此持怀疑态度。在与导游们的聊天中,大部分人的观点是:真的有导游愿意且能够胜任采茶工的工作吗?
黄山本地人李行运说,黄山人大多有自己家的茶园,比如他的老家在休宁县,就长了八九亩的茶。采茶在黄山就是和清明节气赛跑。节前的茶是明前茶,一旦过了清明,价格就开始大跳水。
尤其是第一批最鲜的毛峰嫩芽,须得是最熟练的采茶工用最快的速度抢摘下来,才能兑换它应有的价值。不仅要起早贪黑地劳作,大部分时候中午都只能在茶园吃盒饭,“导游吃不了这个苦”。
▲ 黄山地区的茶园。 图 / 视觉中国
而今年茶叶也没有往年好卖。“往年没有疫情,到了黄山的茶季,我爸妈会在清明之前把鲜叶摘下来卖给游客或者外地来的茶商,一年也能卖两三万块钱。但如今只会摘够自家喝的部分,其它的没人收就烂在那里了,不会费那个时间。”李行运说。
对于本地的年轻人来说,过于依赖旅游业的黄山还能感受到一种割裂感。24岁的郁方,从小就看着村口外地各种汽车牌照长大,浙牌、沪牌、苏牌都有。现在他发现,旅游业越发达,黄山市的消费水平就越高,去哪儿吃饭都是景区标准,随便一顿就是100多块。与此对比的,是他的薪资收入,在当地工作了两年多,每天的收入刚够出去吃顿饭。
这或许是像黄山这样的“靠山吃山”的旅游城市所共同遭遇的困境。2016年,安徽省政府曾把全省城市分为4类,对各市政府进行目标任务考核,四类市只有一个,是黄山市。其中,二、三类城市对GDP的考核比重相对较高,达到7分。而四类城市黄山市的GDP考核分值仅3分,但黄山市空气质量评分要求很高,达到5分,远远超过对GDP的要求。
这也意味着,黄山市与旅游业成为了抱团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旅游业面临困境,GDP常常在安徽全省排名垫底的黄山市,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但黄山人骨子里有一股韧性。似乎只要你跟这座山接触久了,或多或少都能被这股韧劲感染。开网约车的李行运,做好了随时回黄山景区做私人旅游推荐的准备;开了民宿,却没有客人的笑笑,她正靠着在网上卖黄山烧饼坚持,“只要有人来黄山,不怕没人住民宿”。
而清明节这一天,查立国又开始了黄山直播。他曾经边爬山边直播长达7个小时,背包一直压在他肩上,到了黄山山顶他突发晕眩,颈椎甚至上半身都疼得不能动弹。那一次,做导游二十年来,他第一次花钱请轿夫抬着自己下了山,躺了十多天。
身体大致恢复后,他第一时间又回到山上。他等不起。
▲ 图 / 视觉中国
(文中李行运、郁方为化名,钟艺璇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在中国的群山之中,黄山是一个旗帜鲜明的符号。不会有人不知道那句“黄山归来不看岳”,它以“奇、险”出名。明末清初名士钱谦益,写《游黄山记》时夸赞过黄山“无树非松,无松不奇”。人们还赋予个别黄山松一个美好的名字——迎客松。迎客松生长在海拔167
原标题:路南区旅游业发展管理中心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张宾 通讯员 尚威)路南区是四分之一面积为风景名胜区的生态城区,具备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和大南湖生态优势加速释放等内在优势。如何将优势转变为胜势,实现旅游
每经记者:叶晓丹 每经编辑:文多水亭门古街道实景演出和围观游客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叶晓丹 摄7月15日晚7点半,衢州水亭门古街区正在上演《东南阙里》实景剧,演出从西侧广场一路行进至东侧牌坊古戏台,1个小时的演出时间里,游客驻足围观、踮脚翘
2月10日,网红“33小霸王”在社交平台晒出一条视频,自曝已经与男友分手。小霸王穿着一条粉色印花连衣裙,五官精致气质甜美,颜值不输明星。不过她的眼中却含着眼泪,神情悲伤满目忧愁,哽咽地讲述了自己被劈腿的经历,直言这是一段不能再失败的感情。小
文章为唐sir骑马探世界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分享转载。你有多久不曾出去旅行了呢?不知从何时开始,旅游对于我们而言似乎也慢慢成为了一种奢望。这倒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假期去远行,也不是因为钱包不够大难以支撑我们的旅行,而是因为那场突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伍素文丨广东报道虎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小长假即将来临,但鉴于目前全国的防疫形势,2022年旅游业的开局难有起色。多位旅游业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受疫情影响,当前人们的出游意愿降低,导游纷纷转岗转行,旅行社大量倒闭,
黄山市导游服务公司发布的《黄山区采茶工招聘启事》。图/黄山市导游服务公司微信公众号截图近日,黄山市导游服务公司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黄山区采茶工招聘启事》,为导游员提供采茶工的岗位。基本待遇为工资170元/天、包吃包住、报销来回车费
每天清晨,拥有80多万粉丝的黄山导游陈婷(线上昵称“黄山婷婷”)要开车前往直播目的地。自去年5月以来,她转型主播一年有余。后来,80后的她开始走出黄山,应邀前往福建武夷山、安徽亳州、宁波象山等地,直播当地的旅游景点和风土人情。在后疫情与互联
近年来,颍泉区大力推进“旅游+”、“+旅游”工程,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科教旅游、研学旅行等旅游新业态,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旅游+农业。全区培育星级农家乐3家,其中四星级1家(子胥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三星级2家(绿
——专访宁武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闫鹏宁武县作为忻州市旅游资源大县,先后被授予“中国十佳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县”和“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 “宁武县立足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生态优势和县域实际,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洁,实习生张惠兰 广州、厦门报道一场疫情,让旅游从业者心心念念的暑假旅游“黄金期”基本已经夭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发现,无论是旅行社还是酒店,都不得不面对订单大幅减少的窘境。“暑假在往年属于旅游的黄金时期,在疫情
中新网海口11月5日电 (李艺娜)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5日介绍,2022年海南旅游消费嘉年华路演推介活动于4日晚在广西南宁举办。这是海南“0801”疫情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开展的首场岛外旅游推介活动,意味着海南拉开了重振旅游业的大幕。
据海南日报客户端丨记者赵优“2021年第一季度,尽管受疫情反复及春节‘就地过年’政策的影响,三亚·亚特兰蒂斯依然迎接游客约119万人次,客房平均入住率达约74.2%,营业额同比去年同期成长约161.0%,恢复至2019年第一季度的93.6%
当前本土疫情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的态势,部分地方旅游业暂时难以正常开展,导游员们也无法正常执业。3月24日,安徽省黄山市导游服务公司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黄山区采茶工招聘启事》。启事以黄山市导游员协会的名义表示:在目前旅游业暂
自2016年从事英文导游工作以来,今年是郭志伟进入旅游行业的第六年。2020年的疫情让他的工作发生了重大转变,历经摸索,如今郭志伟已经成为小有名气、主打长城景区的导游主播,其间,他被晒伤过也被冻伤过,犹豫过也彷徨过……2021年11月7日,